《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出台日期一拖再拖。从去年底到今年3月底再到4月底。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只能算是一只“靴子落地”,传说中细化到每一条街道、每一个企业怎么布局的“规划”恐怕才是另一只靴子。
据先前财政部测算,京津冀一体化未来6年需要投入42万亿元。这个数字让京津冀三地许多行业开始亢奋起来。
不过信号已经足够强烈,至少股市沸腾了。消息传出后首个交易日,京津冀板块个股齐涨,河北钢铁、金隅股份、华夏幸福等多只个股涨停。电力及公用事业等蓝筹股回暖,涨幅为5.21%;内蒙华电、华电国际等12只电力个股涨停。
谁能“中奖”
不少行业人士都已摩拳擦掌,至少在舆论场上分京津冀一体化一杯羹。最为广泛热议的三个行业悬念不大——交通、环保以及地产。
交通一体化,始终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此前,无论是参与规划出台的相关专家还是相关地方,交通先行几成共识。2014年12月,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透露,交通部正会同有关方面,组织编制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将建立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实施项目清单,确保交通一体化能够取得实效。
彼时,河北省也明确提出,要着力打造京冀界协同发展的交通支撑区,把打通“瓶颈路”和“断头路”作为重中之重,随着京冀界之间的“瓶颈路”和“断头路”被一条条打通,四通八达、连接顺畅的公路网逐步形成。
关于交通先行的必要性,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继孚曾表示,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是由这片区域的人口密度决定的。京津冀三地在有限的空间之内,承载了巨大的人口和经济量,只有大运量的轨道交通,才能承载频繁的人际交流和活跃的经济活动。
北京新机场也是重大历史机遇,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继孚表示,三地要特别重视通过城际轨道交通参与北京新机场的建设,扩大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竞争,需要把新机场建成“京津冀的机场”。
为了推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新公布的《纲要》强调,除了交通一体化外,三地还应在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当然上述三大领域不是全部。
石家庄乐城国际贸易城营销管理中心总经理李亮对《规划》的出台非常期待。石家庄虽然靠北京近,但是长期以来是一个“被边缘化”的城市,它各方面都比较滞后,更多的是服务于北京和天津。京津冀一体化之后,这一地区会更科学地规划城市、区域之间的平衡和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这种一体化不再像过去简单的硬件投入,而是真正地进行产能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融入“新城市、新经济、新文化”的概念,真正实现地区平衡。
华银集团策划总监陈乾也表达了类似期待。“作为企业,最期待的是配套的同城化。我们是做养老产业的,对我们影响最大的还是教育、医疗等资源的互通。现在很多开发商都在自己解决这些事情,比如引入学校、医院等,但是很难得到实质性解决。我们之前曾尝试将北京公交车引入,但是牵扯到过路费谁出、车票谁收、边界收费谁出等问题。最后是企业自己补贴。对企业而言其实是不合理的。”
陈乾认为,利益博弈之外,更多的是政策壁垒。他希望未来可以享受政策的互通。比如河北涞水的车牌进入北京能否有特殊政策,在税收、物流、公路收费等方面是不是有优惠政策,以及涞水能否享受房山学区的一些政策等。
评论员商寅泉的预测更是大胆。他预测,京津冀一体化将造就中国最为高端的产业集群,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纵深推进,中国的实体经济与金融服务都将围绕京津冀的概念展开。不夸张地说,京津冀协同发展,如果一切按照构想向前推进,京津冀将是中国乃至亚洲最为规模宏大的高端产业核心聚集区。
读懂中央信号
各种说法和思路涌现,地方政府着急、企业着急。事情的复杂程度可能超出想象,但各方尽快读懂中央信号的决心不减。
实际上,自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来,顶层设计出台的消息就频频传出,但每次都是只闻其声,不见落地。据媒体报道,原来的《规划》即将出台时,各方认为表述过于笼统,定位含糊,尤其天津和河北在产业定位等方面,仍容易造成同质化发展和竞争。方案在修改过程中,虽明晰了各自的定位和产业规划,但具体矛盾却又显露无遗,各方争执不下。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弘表示,这一规划将解决三地长期存在的一些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差距,为三地协同发展增添新的动力,“协同发展规划各界盼望了很久,经历了一年多的时间,在三地整合,现在出台这样一个纲要,这应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这也是三地协同发展的里程碑。释放的信号就是,不是像过去多年以来的大家说一说,议一议,签协议,但是实质推进并不多,这次已经做了顶层设计,下一步就是按照顶层设计时间表和路线图进行实施。”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王凯介绍说,这不仅可以使不堪重负的北京“瘦身”,同时也能使河北从中受益,“现在搞区域协调发展,就是把首都核心职能以外的一些东西,比方说一般性制造业,研发在北京,制造这个环节其实是可以拿出去的。包括有一些教育职能或者一些医疗服务职能都可以放到区域里面。这样就实现了一个双赢,一方面北京能够减负,再一个河北的经济也能得到好的发展。”
天津城建大学副校长、城市经济学会大城市委员会主任王建廷透露,按照计划,方案在4月底已经推敲得差不多了,最晚5月初就全文发布了。“国家下决心推动,《规划》出台后会进入务实阶段,是实打实的操作。”他认为。
中国社科院城环所原所长、北京市“十三五”规划咨询专家牛凤瑞表示,社会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期望值很高,《规划》出台时间一直在推迟,是因为这项工作难度很大。《规划》编制涉及各部门利益协调问题,错综复杂,需要寻找合作的共同点,找最大公约数。
牛凤瑞认为,《规划》的编制是利益的博弈,《规划》的执行更是利益的博弈。走向务实就是解决具体问题,每一小步都是进步,多个小步就是大进步。
切入的角度和力度
如何让企业正确选择切入市场蛋糕的角度和力度?《国际金融报》的社论得到了广泛关注。该文建议,沿着“加减乘除”的工作思路,金融企业和实体经济部门各取所需各展所能,充分管理好自己的预期,听从“市场”的召唤,必然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分到应有的市场份额。期待《纲要》通过之后,一个有条不紊的协同发展格局、一个个令人兴奋的市场机会,不断展现在实体企业和金融机构面前。一体化概念很抽象,似乎看不见摸不着,但其带来的商业机会却实实在在且相当巨大。
“此前保定有关政治副中心的传闻,就导致房价异常,引起社会关注。因此,在国家规划出台前,地方不宜自己率先进行定位,出台过多的政策,这样容易影响中央整体规划的权威性,也不宜各地之间的分工、错位发展。”河北工业大学京津冀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贵提醒,京津冀协同发展应该是一盘棋,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顶层设计,各自为政,不仅不利于协同发展,甚至会阻碍协同发展。
首都经贸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及认为,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三地都在加强各个领域的交流合作。事实上,要推动京津冀一体化,首先要对三地情况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比如协同发展进行到什么程度,三地经济结构、产业分布如何,哪些领域适合率先推进等,这些都需要用数据来说话,因此京津冀一体化的过程中,统计的作用会非常重要,统计将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研究总监陈智国指出,产业转移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最重要的一个方面,这个过程中要牵涉到利益的重新分配。如何分配好产业转移的税收是利益共享机制的核心,三地税收取得的共识,不管是标准统一,还是办税平台统一,都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匿名作者雪球,从《纲要》中读出的信息则是,“《纲要》明确了京津冀的地位,‘新增长极’是对京津冀于下一个五年计划在国家层面上的重要性。”他认为,财政部吹风的6年42万亿,实际上也从另一个层面验证了这一点。亦即6=1+5,今年是“十二五”的收官年,再加上下一个五年。政策再次确认了“交通、环境、产业”三重点,实际上也体现了先后顺序,层次清晰有可执行性。前期有官员透露规划细则超乎寻常的细,比较一带一路,不难发现,一带一路是释放过剩产能,京津冀则是优化产业结构。
但毕竟《纲要》不等于《规划》。此前,有媒体报道称,《规划》或于4月底下发,如今已到5月份,《规划》4月底并没有如愿全文发布。不少焦急等待的人士表现出些许失落。不过目前的信息量也足够大家消化一阵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