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要点。
事件描述。
公司公布2015一季报:营业收入8.7亿元,同降1.2%,归属净利润1.04亿,同降34.8%,折EPS0.12元。
事件评论。
量增价跌,收入小幅下行。15Q1公司收入同降1.17%,拆分看,公司水泥产、销量分别为310万吨、306万吨,同比增长18.6%、28.2%;价格上看,在高基数和偏弱需求的制约下,吨收入大幅下降84元至285元;成本端与同期相比,在煤价下行助力下改善了16元,综合来看吨毛利下降68元。吨费用改善了14元主要是借款减少带来利息费用降低;吨投资收益增加3元主要是转让参股搅拌站的股权处置收益和收取固定回报收益增加所致;吨营业外净收入增加5元主要是政府补助增加。最终来看,15Q1业绩同比下降了34.8%。
中期供给新增仍存,需求放缓。我们认为15年区域向上改善动力不足:1、目前看14年区域价格基数较高,均价约410元,基本处于历史最高位,因此进一步向上空间有限;2、目前看15年需求难有进一步改善,且新增产能有所加大(约800万吨左右),供给冲击或对价格构成一定伤害。另外,中期来看,公司的两条万吨线目前仍在报批阶段,我们预计获批问题不大,投产后公司水泥产能有望增加50%左右(目前公司水泥产能1400万吨),不过将会对区域目前格局构成进一步冲击(粗算对广州冲击为5%,但是考虑到可能采取等量置换方式建设,故实际冲击幅度会有折扣)。
转型加速,新材料业务拓展可期。公司规划2018年实现收入100亿,净利润9亿,我们认为实现这一目标将主要凭借水泥、混凝土、新材料三驾马车合力共振。中期来看,我们认为公司最大看点在于新材料业务:减水剂、砂浆、保温材料等领域,不排除公司会有产业链之外的扩张。
等待新材料业务打开新增长空间。仅就水泥及商混业务而言,我们认为公司业绩向上弹性有限,尽管等量置换可能带来较为可观的量增,但需求增长放缓下,供给冲击或影响盈利水平。而从公司对中报业绩增速-10%至-60%的预测来看,短期需求可能难有大改善。我们认为公司的投资机会将主要来自其在新材料领域上的拓展,建议保持关注。预计公司15~16年EPS为0.73、0.79元,对应PE16和15倍,谨慎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