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泥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孔祥忠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

来源: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05日

 

2013年以来,国务院把化解产能过剩作为经济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国家及各有关部门针对化解产能过剩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去年10月国务院颁发(2013)41号文《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水泥等产能过剩行业严禁新增产能项目,在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基础上,2015年底前再淘汰水泥(熟料及粉磨能力)1亿吨。产能过剩已成为当前制约中国水泥行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矛盾,如何化解产能过剩已成为业内外普遍关注的话题。5月9日,新华社记者针对产能过剩问题对中国水泥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孔祥忠进行了专访。

孔祥忠秘书长作为三十多年从事水泥行业的专家,见证了中国水泥高速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他向记者详细介绍了水泥行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技术结构调整、组织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和生态功能结构调整等。在他看来,行业技术调整已经达到了一个飞跃,中国水泥行业仅用三十年的时间,就从由以立窑水泥生产技术为主转变为新型干法窑水泥生产技术占据全行业95%的比例。目前,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是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可见行业的发展速度惊人。然而,产能的急速上升使水泥行业不可避免的被贴上了“两高一资”的标签,单靠技术的先进已经难以解决行业当前产能严重过剩的困扰。

关于组织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调整方面的问题,孔祥忠秘书长为记者解读了今年3月份国务院出台的“优化兼并重组市场环境意见”和即将出台的取消P·C32.5水泥的修订标准,并认为两项政策的实施或为行业组织和产品结构调整带来改观。然而,让孔祥忠秘书长最为担心的是,国务院关于化解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的文件及配套政策自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的苗头以来也下发了不少,而产能过剩的问题不但没有得到好转,反而恶化。关于这一点,孔祥忠秘书长提到了“行政问责制”的观点,他认为,以往化解行业产能过剩的文件中只有针对项目实施禁令,却没有明确监督机制,对于新增项目找不到相关责任人,使得行业新增项目屡禁却不止,是加剧行业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

孔祥忠秘书长介绍,水泥行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在不断壮大,随之引发的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的产物,适度的过剩有利于行业通过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迫使低效率企业和落后产能退出市场,使市场供需不断趋于平衡;促进行业技术升级、结构调整、管理水平的提升等。然而,地方政府对水泥投资项目的过度核准已经突破了适度的底线,表现出产能的严重过剩,使得行业经济效益大幅下滑,市场恶性竞争加剧,阻碍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因此,现阶段解决行业产能过剩的关键在于解决体制上的桎梏,从控制新增产能做起。

孔祥忠秘书长认为,动用行政问责制是控制新增产能最有效的手段,并提出了政策建议,建议国务院对云南、宁夏等因过度核准水泥项目导致产能严重过剩的省份动用行政问责制,并认为这是贯彻落实国务院41号文件的重要手段。如果此项建议被采纳,中国水泥协会一定会积极配合政府开展相关工作,为水泥行业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孔祥忠秘书长强调了生态功能结构调整对我国环保事业的影响和产能过剩下行业转型的重要意义。水泥行业在人们的思想观念里已被扣上“两高一资”的帽子,掩盖了行业为环保事业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孔祥忠秘书长介绍到,水泥行业目前每年为我国消纳近10亿吨的工业废渣,可以说,没有水泥行业的努力,我国因工业废渣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不可想象。针对水泥厂利用水泥窑开展城市垃圾、污泥和危废的协同处置问题,孔祥忠秘书长以城市垃圾焚烧问题以现有传统的垃圾焚烧炉方式与水泥窑协同处置方式进行了对比。他认为我国垃圾焚烧炉技术和环境指标与国外还有加大差距,即使环保达标,其污染程度依然很高,难怪老百姓有意见。垃圾焚烧炉内温度只有800℃-980℃左右,还会产生飞灰、底灰等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二噁英是否有效控制也难说,总说国外如何控制的好,而国内现有的所有垃圾焚烧炉二噁英等污染排放指标也不向老百姓披露,因此,从技术上、标准上、监控上,中国的垃圾焚烧炉处置技术和监管制度还有待于提高和完善。而水泥窑内的气体温度高达1700 ℃,对有害物的热解更加完全,即使是很稳定的有机物也能完全焚烧裂解,废物残渣的有害重金属成分完全熔入水泥熟料中,并不会再解析出。所以,水泥窑协同处置作为全世界城市生活垃圾、城市污泥、危险废物等处理是最安全、最环保、最彻底的方式。如果政府能将支持垃圾焚烧发电的资金拿出一部分支持水泥企业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置,我国绝大多数的城市垃圾、污泥、危废都能得到很好解决。这里面最关键的不是技术问题,是一个体制的问题,城市垃圾处置的经费在政府哪个部门控制?这么多年,政府连年花钱处置垃圾,而垃圾围城越来越严重,转变发展思路,打破行业利益,靠的是政府主管部门。所有发达国家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和垃圾焚烧炉方式同步解决城市垃圾的成功做法我们应该好好学习。

孔祥忠秘书长以金隅水泥、华润越堡水泥、海螺水泥、华新水泥、拉法基瑞安水泥等企业在水泥窑协同处理垃圾的示范项目为例,为记者介绍水泥窑协同处置对净化环境的重要作用。水泥窑技术在国外已经很普及,但目前我国政府在这方面的补偿机制还不健全,制约了水泥窑协同处置的全面推广,建议政府在我国水泥厂水泥窑协同处置的投入上给予更多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更多水泥企业向“城市净化器”转型, 改变水泥行业在人们心目中的污染形象。可以说,中国未来的城市化发展,没有水泥企业的参与是不可能实现的,水泥企业不仅提供建设用的水泥、混凝土、砂石骨料,也消纳着城市工业的废渣,协同处置着城市垃圾、污泥和危废,水泥企业是城市化发展的循环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中国水泥协会已多次向政府提出此项建议,现在再次提出来,希望通过媒体的力量为行业呼吁引起政府对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的重视,从体制上、资金上、税赋上支持水泥企业为国家经济发展、环境改善做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