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是重要的基础原材料,自1824年发明诞生以来,其地位作用至今未找到替代品。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步伐加快,城市规模不断延伸和扩大,公共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断增加,我们既看到了水泥消费量的增长,也看到了水泥工业正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循环经济迈进的步伐。
重庆经济发展、五大功能区建设、城镇化的进程、大气污染防治和化解产能过剩,已深深牵动和影响着这个行业的发展。水泥工业如何做到低能耗,低消耗、低排放、高产出?如何依托水泥工业的特殊工艺技术,参与城乡垃圾、废弃物等循环利用?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原重庆市经济委员会巡视员、中国水泥协会副会长、重庆市水泥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马泽民先生,他具有从事煤炭、冶金、建材生产、管理十余年经历。
首先,他向记者讲述了水泥技术创新过程,现代水泥生产基本实现了从高能耗、高排放向节能型、减排型大转变,遵循节能和循环利用的工艺特点,不但完全实现了水泥生产无废料、废渣、废水的排放,而且创新水泥工艺和余热回收发电技术,既降低了企业能耗,又减少了水泥生产1/3以上的外购用电量,还减少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并参与粉煤灰、脱硫石膏、尾矿渣、煤矸石、钢渣、硫酸渣、污染土壤和问题药品食品等废弃物的处置和循环利用,减少了二次污染和节约了不少耕地;更可喜的是,它参与了城市建筑垃圾、污水厂污泥、生活垃圾等废弃物的协同处置,为重庆创卫立了功,正为解决城市“垃圾围城”的难题运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