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近日从国家发改委了解到,《水泥工业发展专项规划》和《水泥工业产业发展政策》(下简称《政策》)已于10月19日正式公布,这将整治水泥产业当前布局乱、能耗高、污染重、水平低等问题。同时,水泥产业也将进入重组整合的发展时代。
着眼于技术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建设规模的扩大,我国水泥工业发展很快。1978年全国水泥产量6524万吨,2005年水泥产量10.60亿吨,水泥年产量净增9.95亿吨。据测算,2010年水泥年需求量将达到12亿吨,2020年将维持在13亿吨左右。
水泥行业是能源、矿石资源消耗大的资源密集型产业,同时又面临资源不足、环境污染的严重制约。
据《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了解,采用干法中空窑、湿法窑机立窑等落后工艺技术装备生产的水泥却占到全国总产量的一半还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也与国外先进水平有很大的差距,吨水泥综合能耗竟比世界先进水平高40%。在这种情况下,加快技术改造、推进产业升级已刻不容缓。
此次公布的《政策》明确规定:“2008年年底前,各地要淘汰各种规格的干法中空窑、湿法窑等落后工艺技术装备,进一步消减机立窑生产能力,有条件的地区要淘汰全部机立窑。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依法关停并转规模小于20万吨环保或水泥质量不达标的企业。”并提出,“到2010年,新型干法水泥比重达到70%以上。到2020年,基本实现水泥工业现代化,技术经济指标和环保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
迈开整合步伐
从1985年起,我国水泥产量已连续21年居世界第一位,目前占世界总产量的48%左右,可谓占据半壁江山。
但是,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我国的大部分水泥是从生产工艺落后的中小企业生产出来的。
据中国水泥行业协会最近的统计数据,截至2005年,我国还有5078家企业平均规模只有20万吨。水泥产量1000万吨以上的企业集团只有10家,仅占全国的15%,其中最大的海螺集团水泥产量6200万吨,只占全国5.85%,在世界上仅排第五位,这与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泥生产国的地位严重不符。
另外,产业集中度低,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市场混乱,而且制约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提高,还给我国的资源、环境带来了更加严重的负担,因此,加快结构调整、加快合并重组步伐、支持大企业优先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此次公布的《政策》明确提出,到2020年,企业数量由目前5000家减少到2000家,生产规模3000万吨以上的达到10家,500万吨以上的达到40家。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小型水泥厂负责人则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水泥行业“大鱼吃小鱼”的洗牌地震已近在眼前。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提高水泥产业集中度、推进企业合并重组是大势所趋,此将有利于水泥行业实现规模化生产,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有利于我国水泥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还可从根本上解决盲目发展的问题。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