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微信登录

西北四省行业人士共议 稳增长 调结构 增效益

更新日期: 2016年09月19日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字体:
摘要:7月22日,中国水泥协会联合西北四省(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水泥(建材)协会在甘肃省兰州市举办了以“落实国办34号文件精神,区域协调提升效益”为主题的“2016年西北水泥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市场论坛”。西北四省政府、协会及企业领导等行业人士针对西北地区如何推进水泥行业供给侧改革,实现水泥行业健康发展的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和建议。
    7月22日,中国水泥协会联合西北四省(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水泥(建材)协会在甘肃省兰州市举办了以“落实国办34号文件精神,区域协调提升效益”为主题的“2016年西北水泥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市场论坛”。西北四省政府、协会及企业领导等行业人士针对西北地区如何推进水泥行业供给侧改革,实现水泥行业健康发展的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和建议。
 
以“去产能,增效益”为核心,多举措破解行业困局
青海省建材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韩高升
 
   
    青海水泥行业同全国行业局面相同,进入了全面且持久的产能过剩时期,产能利用率只有60%。今年水泥市场价格比去年降低了近30元/吨,企业生存岌岌可危。要破解困局需省区联动,需要多举措发力。
 
    在目前行业全面过剩,企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一些企业片面强调自身个性,幻想以低价抢市场,挤垮对手,而后再取得市场支配地位,获取不当利益。这种短视不切实际的想法,低级的竞争手段,是使行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要想行业摆脱困境,必须纠正这种行为,商场不是战场,企业家应当自省社会责任,理性竞争,共赢发展,充分认识恶性价格竞争对自身及行业的危害。覆巢之下,没有完卵,不做行业害群之马,不做搅局者,而做行业利益的坚定维护者。
 
    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去产能,化解过剩,而去产能最直接有效,简单可行的措施是停窑限产。如果西北四省区政府协会企业共同努力,坚决落实执行工信部、环保部错峰生产政策要求,并使之常态化,行业效益可立竿见影回到理想水平。
 
    倡议区域内企业停止生产所有32.5级水泥;对违规新增产能,区域内恶性低价倾销,拒不执行错
峰生产等破坏行业增效的违规行为由各省区协会明确界定,列入行业“黑名单”,建议政府部门在碳排放交易,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阶梯电价,换发许可证等政策执行中给予限制性的惩罚,加大违规成本,净化行业环境;推动兼并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探索有利于行业的各种方式的联合销售。
 
控制产能,推动水泥价格回归
宁夏水泥协会会长  姚学忠
 
 
    针对当前水泥行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国办发(2016)34号文件提出“去产能、调结构、增效益”,我个人认为,水泥行业要想增效益,必须要做的工作是:第一,把产能控制住,要有一个合适的量。产能过剩必然会导致无序竞争和价格下跌,过去水泥价格能够达到300-400元/吨,现在才100多元/吨。第二,让水泥价格回归到合理的水平。提高企业效益主要有两种手段,一是降成本,抓好企业内部管理,但是水泥企业降成本的空间较小;二是价格回归。现在水泥价格下降非常严重,要提高行业的效益,加强行业自律很重要。水泥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特征,做好错峰生产,加强区域市场的协调,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协会要发挥作用,推动机制和模式创新,为产业升级转型提供动力。
 
政府加强引导和监管,使行业尽快摆脱困境
陕西省水泥协会副会长  李 琥
 
 
    陕西省水泥运行情况比全国要严重的多,上半年关东地区水泥窑运转率不到40%,水泥需求同比下降10%左右。对于陕西省贯彻落实国办发(2016)34号文件精神,实现行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建议:
 
    1.建立行业错峰生产常态化机制。根据季节性特征,在冬季、夏季和秋季淡季时期实施水泥错峰生产,仅靠行业协会和企业的力量不够,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引导和监督。
 
    2.加强行业的监督和管理。陕西省在淘汰落后产能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目前无证生产、假冒水泥、违法违规生产等现象仍较为严重,希望政府主管部门联合质检、环保等相关部门加强监管。
 
    3.政府大力支持和引导大企业集团间的兼并重组,从税收、资金、配套政策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倾
斜,水泥企业也要积极探索以资产为纽带的联合重组模式,尽快使陕西水泥行业脱离困境,推进西北地区水泥行业健康发展。
 
    4.水泥生产企业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积极消纳生活垃圾和工业废弃物,已转变成环保产业,不应再把水泥产业当成污染大户。
 
主动适应新常态,推动甘肃省水泥行业健康良性发展
甘肃省建材行业协会  刘世勤
 
 
    面对水泥行业当前所面临的严峻形势,结合甘肃省水泥行业的实际,协会本着以“去产能、调结构、稳增长、增效益”为出发点,统一认识,积极应对挑战,坚持当前与长远、治标与治本,政府推动与协会引导,企业主体与市场协调,去产能增效益相结合的原则,用好环保质量、安全能耗等新标准和产业政策,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甘肃省水泥行业健康良性发展。
 
    严控水泥新增产能,把住入口,严禁以任何名义备案和扩大水泥熟料建设项目,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危废处理、消化电石渣等固废项目,必须依托现有水泥熟料生产线不扩大产能的情况下进行等量置换,原则上再不能新增产能。积极支持企业整合重组,提升竞争力。支持优势企业搭建产能整合平台,祁连山、海螺、红狮、京兰等大型水泥企业之间利用水泥产能互换、租赁、托管、交叉持股、联合销售等市场化手段进行整合重组,优化产能布局,降低运行成本,提高企业搞风险能力,并结合技术改造,优化生产要素配置,主动压减过剩产能。
 
    继续研究和完善水泥错峰生产管理办法,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建议政府增加鼓励错峰生产的优惠政策,包括惩罚措施。完善监督措施,与周边省份在错峰生产方面形成联动机制,促进四省水泥健康发展。
 
    搞好行业自律,进一步完善协调机制。加强周边省份市场区域的协调,重点加强交叉区域的市场协调力度,维护区域市场稳定,严禁低价倾销,确保行业的整体利益。
 
着眼行业整体利益,共同营造发展蓝海
甘肃祁连山水泥集团总裁  刘继彬
 
 
    去年以来,随着产能严重过剩、市场需求相对不足,“降价保量”成为区域多数企业遵循的生存法则,导致全行业陷入恶性竞争的困境。从祁连山所处的甘、青市场来看,水泥价格已跌至历史冰点:今年上半年,水泥出厂价最低155元/吨,跌到了20多年前的水平,如果按照每年3%左右的CPI增幅还原,价格水平相当于80-90元/吨。2015年西北地区水泥产量同比下降了7%、利润同比下降了80%。如果此状况得不到有效遏制,行业亏损、一批水泥企业关门破产的命运就在明天。
 
    建议地方政府尽快出台贯彻落实国办(2016)34号文件精神的具体办法,建立部门联动工作机制,进一步细化各项措施和办法,形成政府支持、协会指导、企业作为主体的良好局面,确保各项政策落地生根。
 
    建立和完善错峰生产长效机制。建立错峰生产执行情况与水泥企业差别电价、排污费收取标准、增值税返还以及生产许可证办理等方面的挂钩机制,细化要求、强化监督,使错峰生产常态化。建立“红黑榜”制度,依据错峰生产执行情况定期向全社会公布“红黑榜”。对不严格执行错峰
生产的企业在重大工程项目供应商资格审查,以及地方政府各类补贴、优惠政策、评先评优时,予以禁入限制;对积极履行错峰生产的企业给予优先级待遇。
 
    建议加快推进大企业间产能互换工作进度,建立工作机制、细化工作方案,分区域推进。结合西北地区实际情况,尽快落实中国水泥协会提出的水泥行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对实现永久关停退出市场的企业按标准给予补偿。
 
抓实质去存量、严格控制增量、倡导合作共赢
平凉海螺水泥副总经理  王广磊
 
 
    抓实质去存量。通过技术手段和市场化手段加快淘汰没有矿山资源、能耗高、装备落后的水泥企
业;全面取消32.5低标号水泥,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化解产能过剩,有助于企业的良性发展,同时促进水泥与世界接轨;建立落后企业主动退出机制和通道,包括:政府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企业自主退出的政策要跟上。
 
    严格控制增量。严格控制新增产能,未来根据地区资源需求,如果有新建项目安排,应该优先考虑淘汰落后贡献大的企业。加强水泥企业间产销合作,在供需矛盾不大的区域,大企业要主动带头压缩产能,改善区域市场的供求关系,维持行业合理的利润水平,避免相互间恶性竞争。在具体操作上要组织推动,全行业通盘考虑,分区域组织实施,这样一来也保证执行的公平,更具可操作性。大企业要主动带头,政府部门也要加大督查力度,执行好的可以奖励,执行不好的一定要处罚。
 
    倡导合作共赢。鼓励水泥企业实施联合重组,企业间尝试跨区域产能互换,相互参股,托管经营等合作模式,以促进区域水泥产业集中度的提高,有利于市场的统筹运作,改善市场供求矛盾,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和行业效益。
 
    建议有关部委修订完善反垄断法。产能过剩反垄断法商务部标准要放宽一点,对于产能过剩行业适度放宽合并反垄断法的申报标准,为行业推进并购重组化解产能过剩提供便利。
 
化被动为主动,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
西部水泥总裁  马维平
 
 
    目前水泥行业的形势非常严峻,我们提出了很多办法来解决行业面临的困难,包括:错峰生产,取消32.5水泥,严禁新增产能,淘汰落后,设立专项资金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办法。
 
    2015年水泥市场需求23亿多吨,人均消费水泥1.6吨,目前发达国家人均水泥消费约5 0 0公斤左右,我们是发达国家的3倍,需求仍然很旺盛,我认为对行业来说,需求不是问题,是供给侧出
了问题。水泥行业从2008年开始就提出产能过剩,国务院办公厅先后颁布了(2009 )38号文件,(2013)41号文件和(2016)34号文件来抑制产能过剩,但是水泥产能过剩却越来越严重。我们今天的市场供求关系的失衡,很多国家都经历过,尤其发达国家,他们现在的市场相当稳定。我认为做的最成功的,尤其值得我们学习的就是兼并重组,通过企业兼并重组最终产生了超大型跨国企业,把每一个市场减少到2-3家,最多4家企业。世界超大型企业拉法基(LAFARGE)和豪瑞(HOLCIM)的合并,海德堡和意大利水泥的合并,金隅和冀东的合并,昆钢和华润的合并,兼并重组是行业健康发展的一种趋势。
 
    去年行业亏损面很大,当企业亏损的时候,它所考虑的主要是生存问题,所谓企业创新、产业升
级、社会责任等也就无从谈起。我认为水泥需求在目前23-24亿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增长是不可能的,随着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需求只会逐步降低,我们要思考的是水泥企业未来5-10年如何发展?西部水泥与海螺水泥结成战略合作伙伴是对西部水泥未来的发展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是化被动为主动,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