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

  • 暂无资料

中国产能过剩阻碍欧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更新日期: 2016年02月24日 来源: 财新网 【字体:

  虽然欧盟是否给予中国全面市场经济地位,对于中欧贸易只产生2%非常少的影响,但是中国过大的经济体量对于世界经济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中国的产能过剩,对于欧盟相关企业以及世界经济都会造成长远损害,也不利于欧盟今年完成对中国全面市场经济地位的授予。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在中国产能过剩问题研究报告发布会上做出如上表述。
  2月22日,中国欧盟商会发布新的研究报告《中国的产能过剩:如何阻碍当的改革进程》,该报告关注中国产业经济日益加剧的产能过剩问题,并详细探究了粗钢、电解铝、水泥、化工、炼油、平板玻璃、造船、纸和纸板行业等八个关键行业产能过剩的原因和后果,并分析了自2009年中国欧盟商会首次发表关于中国产能过剩问题报告后新的进展。
  而中国产能过剩带来的间接后果就是与全球贸易的摩擦不断加剧,导致中国多种产品都遭到反倾销调查。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是反倾销调查确定倾销幅度时使用的一个重要概念,当其低价产品造成进口国冲击时,其他WTO会员在调查其是否涉反倾销时,依据其入会议定书第15条规定,可把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体”,可以采取模拟国数据等替代方法来进行价格比较,代替中国大陆国内的价格或成本。因此,中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一直与相关国家进行完全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谈判。
  根据2001年中国加入WTO的协议,其他国家应在15年之后,即2016年12月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待遇。1月13日,欧盟28个成员国在比利时布鲁塞尔首次就是否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进行公开讨论,欧盟委员会曾打算最早在今年2月授予中国该地位的提案被否决。欧盟委员会副主席蒂默曼斯(Frans Timmermans)在会后表示,欧盟将在2016年下半年再决定这个问题。
  “中欧最早讨论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是在2001年,当时中国说让世界给其15年让其证明自己是市场经济国家,但是根据欧盟商会对中国一直以来的观察,以及中国三中全会的政策看来,中国现在还并不是一个完全市场经济的国家。”伍德克说道,“中国是不是还需要15年?”
  欧盟商会的立场是,中国并没有履行其在2001年说的要努力成为市场经济体的承诺,伍德克表示。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仍靠着政策补贴的计划经济体制。虽然中国欲摆脱“非市场经济”地位的相关法律法规都已经到位,但是欧盟在真正的中国市场并没有看到积极的信号和行动。“欧盟议员不会去靠解读中国的十三五计划或者三中全会的决策来做出判断,他们需要看到的是政府的行动。”伍德克说道。
  而中国产能过剩持续恶化的情况,严重冲击了欧洲相关行业的经济发展。虽然欧盟对中国相关产品迅速采取反倾销措施,但仍导致欧洲现在很多工厂都关闭了。“现在失业已经导致布鲁塞尔街头出现抗议示威的游行,欧洲的工人们第一次走上街头职责中国盗取了他们的就业机会,在这样的情况下,欧盟的议员是很难做出决定的。”
  据伍德克介绍,欧盟实际上是由三个部门组成的,其中的欧盟委员会认为自己有这个义务给中国相关的市场地位,而欧盟的成员国的意见是分歧的,形成南北差异。受欧债危机影响、经济发展复苏较慢、非常担心中国产品出口对其工业发展造成冲击的欧盟南部国家不支持,而位于北部的国家,因自身经济发展较好,对自由贸易态度开放,愿意承认中国拥有市场经济地位。德国目前还没有做出承诺,只是希望中国进一步同欧委会进行接触,做出妥协。第三部分的欧盟议会内部的意见较统一,因中国对于欧洲的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他们是不支持的。
  “在现在的情况下,中国需要找到一些途径或机制来让我们感觉的积极的消息,比如,我们可以完成双边投资协议。”伍德克建议道。
  但他并不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政策对于中国的去产能有实质性影响。“我认为一带一路是一个富有远见的战略,有人把它解读为解决中国过剩产能的机制,仅仅从规模的角度来说,不可能把中国过剩的铝、钢铁、化工品的产能推到欧洲这些地方。我认为一带一路的本意不在此。”伍德克说道,“‘一带一路’要首先把沿线国家的产能涵盖在里面,并不意味着只是把中国过剩的产能卖到这些国家去。”
  伍德克表示,出口解决不了中国国内的问题,中国必须要靠自己的力量解决,而中国的领导人也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
  2009年秋,欧盟商会和罗兰贝格咨询公司就中国产能过剩情况发布了首份报告,就产能过剩损害中国经济发展和加剧贸易摩擦的程度开展调查,并于年11月呈递在南京举办的中欧峰会,但该报告并未能推动相关机构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并在2009年实施“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后加剧。
  时隔7年,欧盟商会再次发布中国产能过剩报告,希望能够激励中国政府及相关机构采取必要的措施扭转结构,缓解产能过剩,推动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的阶段,并有助于优化近期即将发布的“十三五规划”目标,并为中国在2016年成功担任G20峰会主席国提供支持。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