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

评说水泥业的“国家队”

更新日期: 2006年09月01日 【字体:

  盛夏酷暑,水泥业传出了比高温热度更高的话题:中国水泥协会向国家发改委提议,“组建”水泥业的“国家队”,强力推动并购重组,实现水泥产业结构调整的大提速。国家发改委积极支持这个动议,并开始论证拟定水泥“国家队”成员入围名单。

  消息传出,一批批水泥企业老板飞也似地奔往北京,生怕自己“名落孙山”。入围水泥业“国家队”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吸引力?

  众所周知,水泥业是高能耗产业,是产能过剩的产业,是限制立项的产业。然而,一旦进入“国家队”,就将享有三项“特权”:项目核准、土地审批、贷款投放等等都将得到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可见,能不能入围“国家队”,关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谁能等闲视之!

  组建水泥业的“国家队”,政府行为介入市场行为,让“极少数”企业做得更好,做得更强,似乎有点儿反常。这“反常”之中的“正常”因素是什么?

  在中国水泥协会组织的媒体见面会上,雷前治会长谈笑风生,“指点江山”。

  产业结构不合理,“太高”与“太低”,成为水泥产业结构调整的“瓶颈”,非强力不能突破

  我国水泥行业在“十五”期间得到高速发展,2003、2004、2005年新型干法熟料线生产能力分别增长0.8、1.3、1.02亿吨,增速分别达到67%、94%、30.88%。2005年我国水泥产量达到10.6亿吨,占世界水泥产量的45%,产能过剩2.5亿吨,落后的生产能力比重仍占60%左右。

  水泥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水泥企业太多,分布又太分散,各地域发展极不平衡,如浙江省人均拥有水泥1吨,而湖南、黑龙江、贵州等许多省份人均拥有水泥不到100公斤。另外,我国还存在行业集中度低的问题,我国排名前10位的大型企业集团水泥总生产能力只相当于世界排名第一位的拉法基集团一家的产能,集中度仅达13.68%。目前,世界前50家水泥企业的生产集中度已达60%。

  记者感言:落后的生产能力比重太高,先进的生产能力集中度又太低,不突破这个“瓶颈”,水泥产业结构调整就摆脱不了“信马由缰”的状态,全行业的节能降耗、良性发展也要事倍功半。

  资本结构不合理,贷款的“放”与“收”总不能良莠不分,既肥了麦子,也肥了稗子,岂不是与产业政策背道而驰

  我国水泥工业资本结构存在较大缺陷。2003年,国家对水泥行业的投资不到1%,民资占60%,但这里面许多是来自银行和信用社的借贷,企业自有资金比例太低。当今,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在50%~60%较为合理,如果高于60%,风险增大了,企业发展可能会遇到困难。

  目前,我国大部分水泥企业负债率都高于这一水平,包括安徽海螺、山东山水等企业,负债率高是制约国企发展的主要瓶颈。

  水泥行业应扩大融资渠道,吸引和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投资,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积极推进水泥企业股改上市,鼓励企业积极到国际金融市场筹募资金。企业家更应注重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

  企业究竟应该引用金融资本还是引用产业资本,不同的企业要因厂而异。产业资本进入水泥行业会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但他们往往欲对区域市场形成控制。金融资本是来赚钱的,其进入水泥行业后并不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他们投机的做法对企业长远发展不利。

  不分良莠地给予信贷支持,也不符合产业调整的要求。为使我国水泥行业健康发展,国家将重点支持10大内资水泥集团和40家区域重点水泥企业,名单将择日公布。入围企业在项目核准、土地审批、贷款投放上将得到国家有关部门强有力的支持。

  记者感言:建设新的水泥生产线,水泥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长期贷款,建厂还贷成为企业和企业家最沉重的负担。海螺和山水集团成功引进外资,偿还国内短期贷款的作法,有利于企业调整和改善自身资本结构,降低风险。对发改委推荐的“国家队”,给予贷款支持,有利于主流企业强身健体,在产业结构的“主战场”大显身手。

  水泥业“国家队”的“主力队员”为什么几乎都引进外资

  近两年,外资进入水泥行业势头很猛,但是引入量不是很大。现在水泥行业引用外资总量只占百分之十几,我们认为利用外资占总量30%左右较合适。

  从去年拉法基并购瑞安建业开始,豪西盟入股华新水泥,海德堡入股冀东水泥,近期海螺集团和山水集团已引入摩根斯坦利的金融资本。中国建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已在香港成功上市,股票卖的相当成功,获得利益非常可观。爱尔兰CRH公司已与吉林亚泰集团协商入股事宜,目前,国内最优秀的企业几乎都引进了外资。

  外资为什么青睐我国水泥行业?原因是:中国水泥市场需求巨大,大的跨国建材公司想要主宰世界水泥市场,就不能不进入中国水泥行业。京都议定书生效后,发达国家水泥生产成本大增,不可能再发展水泥生产线了,而中国水泥生产成本和水泥厂建设成本在世界上都是最低的。日本1吨水泥生产成本50~60美元、欧盟40欧元、德国46欧元、法国、英国60欧元、而美国吨水泥售价80~90美元,今年甚至达到100美元,而我国吨水泥成本仅为30欧元。

  记者感言:巨大的水泥生产成本和建厂成本的价位差,使我国水泥行业在国际上吸引力极强。再加上2003年之后,我国水泥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水泥业在国际水泥业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一大批水泥企业成长壮大了,逐渐拥有市场话语权,外资纷纷进入,一是为了共享市场份额,二是为了提升国际竞争力。挑战与机遇共存,这也是“国家队”浮出水面的原因之一。

  并购重组大而强,这就是“国家队”的出征宣言

  八部委《意见》明确支持大企业集团的发展,鼓励有实力的大型水泥企业采取兼并、重组、联合的方式,提高产业集中度。到2010年,水泥产量前10位企业的生产规模都将达到3000万吨以上,生产集中度将提高到30%,前50家企业生产集中度提高到50%以上。“十一五”期间要扶持一大批企业集团,减少无序竞争。若大企业集团或几家企业联合在某区域市场占有40%的销售份额就可以稳定住该区域市场,遏制水泥行业利润下滑的趋势。有实力的集团,应敏锐地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加大对国内水泥企业的并购力度,有选择地对区域龙头或有望成为区域龙头的水泥企业进行投资,以优化产业布局,占领经营制高点。

  中国材料科工集团入主天山股份,法国拉法基集团收购四川双马,豪西盟增持华新水泥B股,德国海德堡入股冀东水泥的子公司,海螺集团引入摩根斯坦利公司之附属公司(MS Asia Investment Limited)和国际金融公司(世界银行集团成员之一)两家战略投资者,海螺联手昌兴矿业投资有限公司入股巢东股份,徐州海螺易主中国建材集团…….并购方式多种多样,既有内资并购,也有外资并购;既有大企业集团并购小企业,也有大集团之间的转让。并购、重组、联合的序幕已经拉开,精彩的节目会接踵而至。

  记者感言:由全国水泥业“十强”和各区域市场主要企业组成的水泥业“国家队”,可谓是装备精良,身经百战的“主力之师”。我们期待着,中国水泥业在经历“国家队”振荡性的大洗牌之后,会以更强的产量优势、技术优势、价格优势、地域优势成为国际水泥业中兵强马壮的集团军。

来源:《中国建材》

更多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