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

“凝石”风潮虽热全面替代水泥为时尚早

更新日期: 2005年10月13日 【字体:
  不久前,国内不少媒介刊登了一条具有轰动效应的新闻:我国成功研制出能够取代水泥的新型建筑材料--"凝石"。很快,"凝石"风暴席卷全国各地,从而引发各大媒体及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央视、中科院、工程院及有关部门都为"凝石"的"革命性"成果予以肯定,就连《人民日报》也按捺不住,声称:"高调一点又何妨?" 

  "凝石"热潮并非空穴来风 

  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其客观必然性。"凝石"事件也不例外。"凝石替代水泥"之风刮得如此猛烈,原因有三: 

  首先,长期以来,水泥生产污染严重。我国2004年水泥总产量约10亿吨,位居世界第一。而10亿吨水泥要消耗11亿吨的石灰石资源、排放约8亿吨的二氧化碳(CO2)、80万吨的三氧化硫(SO3)、160万吨的氮氧化合物和800万吨的粉尘。据称,"凝石"生产的污染物排放接近于零,因此它的推广"可以使水泥工业的污染大幅度降低,直至全部消除"。 

  其次,水泥原材料资源有限,社会呼唤新型替代产品。根据中国建材工业协会的报告,我国适宜烧制水泥的石灰石储量为450亿吨,其中可开采储量为250亿吨,按2003年的水泥产量计算,再过30年我国水泥的原材料资源就面临枯竭。因此,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就成为当务之急。显然,"凝石"技术为完成这一重大历史使命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第三,"凝石"技术有望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据统计,目前我国可直接作为"凝石"主体材料的废渣,与现有水泥的年产量(10亿吨/年)几乎相等。以全国年产10亿吨"凝石"计算,由于生产"凝石"比生产水泥节能30%以上,因而其生产成本下降显著,仅以简单替代水泥来考虑,就可以取得数百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 

  揭开"凝石"的神秘面纱 

  据"凝石"技术的发明者清华大学教授孙恒虎介绍,"凝石"是根据大地成岩理论和自然界相容原理,采用"仿地成岩"技术生产的类岩石物质。它具有与大自然相容的组分和坚硬、耐久的类岩石性能,可以全面利用固体排放物,实现清洁生产,有效节省资源、能源,保护生态。 

  业内专家解释说,"凝石"是一种胶凝材料,但不是水泥。对于建材行业来说,它并不是新东西,更谈不上什么发明创新。前苏联在上世纪50年代就研究过这类材料,由于生产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所以没有大面积推广。我国对"凝石"的研究也有几十年的历史。 

  中国建材科学研究院水泥研究所所长隋同波教授介绍说,从拿到的样品分析结果来看,"凝石"不可能跳出"碱激发材料"的范畴,至于将这种材料称为"凝石"或"微晶二元胶凝材料",只不过是旧物换新名而已。 

  替代水泥为时尚早 

  不可否认,"凝石"是一种新生事物,新事物的诞生当然是好事。尤其是在崇尚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今天,只要新事物利国利民、造福社会、荫及子孙,都应该大力提倡。但问题是,"凝石"技术的出现还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其效能还有待进一步的检验。就像专家指出的那样,"凝石"技术下一步面临的考验就是争取国家支持,尽快建立行业和国家标准。 

  中国建材工业协会科教委主任黄书谋教授坦言,水泥作为一种工程结构材料已经有18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一套规模生产标准和应用标准规范。"凝石"若要替代水泥,必须通过各种条件下的使用性能稳定性试验。业内人士指出,"凝石"可能是极具生命力的新型建材,但要改变水泥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的位置并非易事。

来源:中国工业报(宋斌斌)
更多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